<table id="uommq"><strike id="uommq"></strike></table>

  • <p id="uommq"></p>
    首頁 > 行業資訊

    Nano Res. Energy | 納米能源學術研究新星學生論壇明日14點開啟!精美周邊等您來拿!

    專題網友投稿2022-12-02A+A-

    Nano Res. Energy | 納米能源學術研究新星學生論壇明日14點開啟!精美周邊等您來拿!

    催化計
    催化計

    icat2019

    我為催化狂!

    收錄于合集

    以下文章來源于Nano Res Energy ,作者Nano Res Energy

    Nano Res Energy .

    納米能源研究由清華大學化學系曲良體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教授共同擔任主編。作為Nano Research姊妹刊,聚焦納米材料和納米科學技術在新型能源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與應用,致力于發表高水平的原創性研究和綜述類論文。

    點擊卡片

    關注我們

        Nano Research Energy (e-ISSN:2790-8119) 作為Nano Research姊妹刊,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年3月創辦的全英文開放獲取期刊,由曲良體教授(清華大學)和支春義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擔任主編,入選了 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 ,已被DOAJ數據庫收錄。2023年之前免收APC費用,第三期已正式出版。

        學科的發展需要人才的引領。為進一步促進納米研究領域人才培養, Nano Research Energy & Nano Research 特此創辦“ 納米能源研究學生論壇 ”,為青年學子和一線科研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助力培養納米能源研究領域時代新人。本論壇聚焦同學們的科研、生活和求職等內容,將定期邀請青年教師、同學開展講座。

     

        2022年10月13日, Nano Research Energy 成功舉辦了 "納米能源研究"學生論壇第一期 ,邀請了六位優秀青年學者做出精彩報告,在多個線上平臺同步直播,總觀看人數高達 5萬 余次。精彩回顧:https://mp.weixin.qq.com/s/SriZzKG_47r6bUMP0mQ_lQ

     

         "納米能源研究"學生論壇第二期2022年12月2日下午14:00-17:00,3日上午9:00-12:00,5日下午14:00-17:00 在線上舉行, Nano Research Energy 視頻號、 Nano Research 視頻號、 Nano Research 嗶哩嗶哩直播間、清華大學出版社視頻號、SciOpen網站等多個線上平臺將同步直播。

        為了更廣泛地吸引優秀納米能源研究領域人才,第二期學生論壇采取了開放報名,來自海內外多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青年學者投遞簡歷參與了本次活動,評選了 2022年納米能源學術研究新星 ,結果 如下:  

        Nano Research Energy 學生論壇第二期 從以上獲獎者中邀請了18位優秀的嘉賓,其中不乏 正刊、大子刊發表者 ,為您帶來 新一代學術之星的精彩研究報告 , 觀眾參與提問被主持人抽中還可獲得 Nano Research Energy 的精美周邊 。心動不如行動,快來聽講座吧! 

    現場各直播間的提問被采納,編輯部將寄送精美獎品!

    Nano Research Energy學生論壇第二期

    會議議程速覽

    學生論壇第一場嘉賓介紹

    孫旭平 教授 

    Nano Research Energy副主編

    電子科技大學

    致辭+NRE期刊簡介

    郭孝東 教授

    四川大學

    特邀主持人

    呂富聰 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學

    報告標題: 基于礦物凝膠構筑單原子催化劑及其電催化析氫性能研究

    呂富聰博士,2020年10月博士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系,師從呂堅院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后研究員。主要從事能源存儲與轉化等先進材料的設計與研發,包括水凝膠、納米材料、高熵合金等,在電化學催化和能源存儲中的應用。

    朱正新 博士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報告標題: 新型水系可充電氫氣電池的研究

    朱正新,2017年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得學士學位。2022年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導師為陳維教授,同年進入陳維教授課題組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水系可充電氫氣電池的開發,近年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 Rev.、Nat. Commun.、J. Am. Chem. Soc.,Nano lett.,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彭博 青年研究員

    劍橋大學

    報告標題:鈣鈦礦光致晶格膨脹/收縮的理論研究

    彭博,劍橋大學計算凝聚態物理方向青年研究員。復旦大學本碩,劍橋大學博士。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共同通訊)、Science Advances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唯一作者)等期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8篇(1篇熱點論文+4篇高被引,總IF:277)。獲得卡文迪許實驗室計算物理學獎、德國林島諾獎得主大會青年科學家前沿特邀報告、美國百人會英才獎、王大珩光學獎等。

    李超 博士三年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報告標題:嵌段共聚物構筑的納米陣列膜在鹽差能轉換上的應用

    李超,本科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級北航化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為江雷教授,博士期間主要從事仿生離子通道膜的設計和構筑,以及其在離子傳輸和鹽差能轉換上的應用。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 Nanotechnol.; Sci. Adv.; JACS; Nano Res.; CCS Chem.; 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彭亮 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學

    報告標題: 基于礦物凝膠構筑單原子催化劑及其電催化析氫性能研究

    彭亮,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后,主要從事于新型介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在能源儲存與光熱轉換方向的應用研究。目前發表SCI論文20余篇,包括Nat. Protocols., Sci. Adv., Chem, JACS 等,獲得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中國新銳科技人物閃耀獎等榮譽。

    王鵬 博士四年級

    山東大學

    報告標題:活性位點優化為導向的鋰硫電池催化材料設計及機理研究

    王鵬,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導師為熊勝林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活性位點優化為導向的鋰-硫電池催化材料設計及機理研究,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刊CCS Chem., Angew. Chem., Int. Ed.(兩篇),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Small上發表上論文6篇。

    學生論壇第二場嘉賓介紹

    支春義 教授 

    Nano Research Energy主編

    香港城市大學

    致辭+NRE期刊簡介

    宋禮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特邀主持人

    王熙 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

    特邀主持人

    隋忱汐 博士四年級

    芝加哥大學

    報告標題: 電化學動態控制太陽光和中紅外熱輻射實現全季節溫度調節

    隋忱汐,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物理系,現為芝加哥大學四年級博士生。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傳熱學、光子學,電化學和人工智能的實驗和計算研究,及其在能源和可持續性方面的應用。已經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等期刊發表論文。

    陳蔚寅 博士五年級

    萊斯大學

    報告標題: 湍層石墨烯的快速電熱制備及其在界面修飾上的應用

    陳蔚寅,博士五年級,就讀于萊斯大學。我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超高溫的快速電熱過程中材料的轉變,例如納米材料的相轉變和介穩態相的動力學控制合成,以及可充電金屬電池中金屬電化學行為的研究,例如充放電過程中金屬的成核沉積和溶解過程。

    彭陳 直博五年級

    復旦大學

    報告標題: 銅基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其在電催化CO 2 還原中的應用

    彭陳,2014-2018年在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工程與學院學習并獲得工學學士。同年9月,進入到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鄭耿鋒教授課題組直接攻博,研究興趣為面向電催化CO 2 還原和人工光感受器的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目前以第一(含共一)作者,在Nat. Commun, Adv. Mater. (2), Adv. Energy. Mater. (2), Small, 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 J. Mater. Chem. A等SCI雜志上發表8篇論文。

    侯闖 博士三年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報告標題: 硼烯及其異質結的制備、表征和傳感性能研究

    侯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2020級春季博士生。導師為臺國安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硼基二維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傳感性能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tion 、Nano Energy、 Nano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徐李昊 博士

    北京理工大學

    報告標題: MOFs/聚合物膜層級結構設計調控及分離性能研究

    徐李昊,2022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師從趙之平教授。博士期間致力于新型功能膜材料的設計制備以及相關應用示范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在 Science , J. Membr. Sci., J. Mater. Chem. A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項。

    韓響 副教授

    南京林業大學

    報告標題: 高壓氧化物固態鋰電池的界面結構調控

    韓響,中美聯合培養博士。從事高比能鋰電池材料設計、界面調控和電池性能研究。迄今為止,在能源電化學領域以通訊/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0余篇,包括Energy Environ. Sci., Energy Storage Mater., J. Mater. Chem. A 等影響因子大于10的論文11篇。所發表研究論文被Nat. Nanotech., Chem. Soc. Rev., Nat. Commun.等雜志正面引用1200次以上,h指數17。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申請美國PCT專利1項和中國發明專利3項,獲授權2項。相關成果獲得2021國際電池材料協會年會(IBA 2021)-最佳墻報獎,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第二屆“學泰杯”全國高校論文大賽二等獎。

    學生論壇第三場嘉賓介紹

    曲良體 教授 

    Nano Research Energy主編

    清華大學

    致辭+NRE期刊簡介

    胡先羅 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

    特邀主持人

    李亮 教授 

    蘇州大學

    特邀主持人

    葉正青 元光學者

    河北工業大學

    報告標題: 基于硫屬化物界面耦合和原子空位的協同構筑及鋰硫催化機制研究

    葉正青,2022年在北京理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導師:陳人杰教授)。同年入職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并入選“元光學者”計劃。主要從事高比能鋰二次電池關鍵材料開發和機理研究。目前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 (3篇),Advanced Science, Nano Energy (2篇),Nano-Micro Letters等期刊發表論文10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授權2項。

    謝俊鵬 博士四年級

    澳門大學

    報告標題: 基于電極-電解液界面工程的儲鉀機制研究

    謝俊鵬,2019年進入澳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博士四年級學生,導師為洪果教授,研究方向為鉀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及其界面性質調控,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it., Nano Energy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林雪松 博士四年級

    上海交通大學

    報告標題: 針對鈣鈦礦光伏的大面積穩定功能層設計

    林雪松,本科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功能材料專業,于2019年赴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韓禮元教授。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通過構筑穩定電極和創新鈍化工程構建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電池,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Energ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入選高被引論文),Science China-Chemistry(被選為封面論文)及Nano-Micro Letters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篇,累計被引超250次,累計影響因子141,h index為9。

    韓大量 博士后

    天津大學

    報告標題:金屬鋅負極界面設計與管理

    韓大量,博士,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員。2020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并取得博士學位,師從楊全紅教授,主要從事高安全電化學能源存儲與轉化相關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Nat. Sustain.、Nat. Commun.、Adv. Energy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Adv. Sci.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10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等多項基金。

    趙明 博士后

    康奈爾大學

    報告標題:基于晶相工程的新型催化劑設計及其構效關系研究

    趙明博士,本科和碩士畢業于南京大學,2019年博士畢業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師從夏幼南教授,主要從事新型催化劑的理性設計和構效關系研究。2019年至今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陳鵬教授課題組開展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為單分子熒光成像新方法的開發及其催化應用。截至目前,趙明博士已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5篇,其中一作17篇,包括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Chemical Review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ACS,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等。

    薛海榮 特別研究員

    日本國立材料物質研究所

    報告標題:水系鋰-氣體電池新體系的構筑及其反應機制研究

    薛海榮,本碩博均就讀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作為JSPS外國特別研究員,在日本國立材料物質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通過設計和開發新型功能納米材料,圍繞能源納米電化學開展了較為廣泛的基礎性研究。迄今為止,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Nano Research Energy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4篇;論文共引用近4600次(Google Scholar),H因子35;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1項(第一發明人4項)。

    Nano Research Energy ——Call for papers

        ○   包括但不限于電催化和光催化、燃料電池、新型電池技術、先進儲能裝置、超級電容器、生物能和生物燃料、碳捕集和儲存技術、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核能、水能、能源經濟、能源安全等主題

        ○   2022年9月入選 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 項目。

           2022年11月 被DOAJ數據庫收錄 。

           2023年前 免APC出版費 。

           Submission to First Decision:  5 days 。

    .

    Nano Research Energy  是Nano Research姊妹刊,(ISSN: 2791-0091; e-ISSN: 2790-8119; 官網: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790-8119)于2022年3月創刊,由清華大學曲良體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教授共同擔任主編。 Nano Research Energy 是一本國際化的多學科交叉,全英文開放獲取期刊,聚焦納米材料和納米科學技術在新型能源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與應用,對標國際頂級能源期刊,致力于發表高水平的原創性研究和綜述類論文,已入選 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 。2023年之前免收APC費用,歡迎各位老師踴躍投稿。

    投稿請聯系:

    NanoResearchEnergy@tup.tsinghua.edu.cn

    版權申明 以上內容由網友或網絡信息收集整理呈現,不代表本站立場和觀點!如對內容有疑問,請聯系cnmhg168@163.com,謝謝!下載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務必24小時刪除。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能化大數據平臺 ©201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07155號-3 網站地圖 化工熱詞舊版本
    關于我們| 會員說明| 廣告合作| 聯系我們| 免責聲明| 投稿須知|

    能源化工大數據平臺-煤化工網二維碼
    在線客服
    服務郵箱

    服務郵箱

    cnmhg168@163.com

    微信咨詢
    微信
    返回頂部
    X我的網站名稱

    截屏,微信識別二維碼

    微信號:anquanhun

    (點擊微信號復制,添加好友)

      打開微信

    微信號已復制,請打開微信添加咨詢詳情!
    在线观看全免费a片,在线观看日本,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table id="uommq"><strike id="uommq"></strike></table>

  • <p id="uommq"></p>